巍巍大别山,悠悠赤子情。在革命老区安徽省岳西县,一位退伍军人踏着先辈们开拓奋进的足迹,用赤子的青春和热血造福百姓,泽被乡里,用党员的无私和忠诚托起老区腾飞的希望,被誉为“大山深处百姓的贴心人”。他就是安徽省岳西县毛尖乡留守儿童中心主任、敬老院院长刘磊。
1994年,刘磊入伍来到川藏兵站部,成为一名汽车兵。漫漫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崎岖险要,这条公路上雪崩、塌方、泥石流、滑坡等灾害频发,途中雪山、戈壁、沼泽遍布,险象环生……车轮滚滚见证一颗可贵兵心,也在茫茫雪域高原留下他一道道闪亮的人生足迹。
服役期间,刘磊20余次穿越川藏线,行程10万公里,经历多次“生死考验”,交出了一份骄人答卷:两年就当上班长,荣立三等功1次,3次被评为优秀士兵,嘉奖10多次。当兵的岁月短暂而漫长,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患上肺气肿等“高原病”。1997年,刘磊脱下那身深爱的军装,回到大山深处的家乡,回到了生育滋养他的那片故土。
转业之初,“高原病”后遗症侵蚀着刘磊的健康,每到阴雨天手指和脚骨关节就酸痛,起床后都剧烈咳嗽。当民政部门领导把到事业部门开车的转业安置书交到刘磊手里时,这个朴实的大别山汉子却说:“每年等待政府安置的复转军人很多,我有过硬的驾驶技术,还是少给政府添麻烦,把职位让给更需要工作的战友吧。”从此他自谋职业起早贪黑干起了个体运输。
2009年,本来个体运输干得挺红火的他来到乡村小学当上了代课教师。纵然收入锐减三分之二,但在和孩子的沟通中他收获了别样快乐。在刘磊的努力下,留守中心的“春苗书屋”建起来了,“爱心热线”架起来了,他还为每名留守儿童建健康心理档案,建起留守中心、家长、学校和社会“四位一体”的关爱网络。
乡里有留守儿童、残障孤寡老人400多人。2005年,刘磊拿出家里准备盖新房的几万元积蓄,购置电脑电话、图书桌椅,腾出家里的房子办起公益留守儿童中心,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学习辅导、思想教育、全日制寄宿等服务。
2006年,县民政部门拨给乡里40万元资金,一座崭新的敬老院在大山深处拔地而起,刘磊成为院长的“不二人选”。敬老院有高龄老人25位,多数有智力障碍和肢体残疾,许多老人大小便失禁,生活不能自理。刘磊每天要为老人做饭、喂饭、擦身、洗衣。智障老人常把粪便、呕吐物弄得满床遍地,刺鼻的气味令人反胃呕吐,刘磊每天都要帮他们清洗床单和内衣。2009年,57岁的储西元老人得了急病,上吐下泻,呕吐物和粪便沾满刘磊一身。当他背着老人到医院时,一位医生对老人说:“有这个儿子真是您的福气啊!”可老人叹了口气,说:“我们敬老院每个老人都有这么个‘亲儿子’,而他却有我们这么多‘累赘’,他这个‘儿子’当得苦啊!”
十几年来,刘磊怀着一颗赤子之心,用爱温暖乡亲,用一名党员干部的无垠大爱书写出无愧时代的人生华章。
这些年,刘磊获得的荣誉很多:“全国道德模范提名”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”“安徽省十大新闻人物”“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”“安庆军分区十大优秀复转军人”“安庆市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等。这些年他把相继获得的两万余元奖金和慰问金,还没在手里捂热,就又转手捐赠给乡镇卫生服务中心、敬老院、留守儿童中心。刘磊的善举引发巨大爱心效应,引来社会各界关心关注老区建设发展。2009年3月,刘磊筹建起“岳西留守儿童网”,为大山外面的人们开启一扇了解老区的窗口。大学生志愿者来了,企业家来了,心理咨询师来了,外国友人来了……更多人加入到扶贫济困、助学助残的队伍里。
刘磊的爱心善举正在全社会形成一张“爱心网”,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心系老区情注大山。经过政府部门批准,如今刘磊筹建的“岳西义工公益联盟”“岳西义工联盟”“岳西儿童服务中心志愿服务队”已在社会各界募集近6万名志愿者,一批批物资捐赠、一笔笔爱心捐款、一次次联谊活动,使山乡处处涌动着爱的暖流,散发着发展腾飞的朝气与活力……
关爱留守儿童,关注祖国未来!